這一年來投入地址的心血相當多.......也讓我重新對近代摩托車做了升級式的重新自我教育.....同時也重新認識現在網路討論的世界.......


 


 


知識是長進了....不過因為在下日里萬雞....所以有些保養工作必須分層負責.........

所以......里程一萬公里之後...還有許多未完成的工作...........


/


加上........近日愛車流年不利....繼上次被白目碰倒之後......今日風大...車停空曠路邊...輕巧的地址不勘瞬間強風一吹...風力之強....不但造成轉倒而且差一點橫掃進別人的車底下!!.......(都只是車車小恙而已)..........


 


本人耐心加小心一步一步分解動作將車車移出後牽起(所謂小心就是將車車分區抬高移動..避免刮到地面..)...經詳細檢查後...除了右煞車手把大彎曲之外...毫髮未傷...阿彌陀佛+阿門+阿拉真主保幼......也沒有明顯擦傷...剛剛如果心急硬拖出來的話肯定又會額外掛彩.......


一左一右........這台車兩邊開工.......


我才花現地址這麼苗條有個好處.......就是倒下不會碰到車身....只有煞車把手會彎曲或斷掉受傷而已(當然後鏡刮傷難免).......


只是接下來如何將煞車手把復原了?.......經過大狼頭槌過...大彎曲是有恢復....但是裝回去還是怪怪的......所以我想還是考慮換一支.....近期又將更換前煞車來令片....看來錢是省不下了....


另外...........空氣濾清器也是保養計劃之一........


本來想買個乾式濾心(紙質)玩玩....但是台灣精品市場真是貴到胡說八道..最主要是我家附近連坑人的店都沒...精品店全部加起來只有兩三家..網拍我根本不放心........


但是這不是重點...重點在於...台灣包裝及認證都還停留在七零年代(我不想再裝了...再裝就不像了....我要說的是....台灣跟先進國家比起來...只不過是已開花國.....跟歐美日還有香港比起來...根本就差太多了..我實在不能說謊......)..........台灣是機車王國......同時零配件代工工廠技術沒話說..早已是世界第一流了....不但外銷還自創品牌...但是...請注意"但是".......但是就是跟歐美日相差一大段程度(當然閣下如果眼力不夠尖銳是無法分辨的...我就不告訴你了...免得教了別人笨了自己!!..).........


(但是最近逛網拍逛到眼花......不但逛濾心...還有前煞來令片...以及輪胎.......可說有了比以前更進一步的常識了........)


所以我就研發出"自己流"空氣心清洗法.....又稱濕式濾心的"乾洗法".......


首先....這個方法是我吃飽沒事幹才花現的.....原本設計是用煤油清洗重複使用...但我想撐過一年再直接換掉這塊空濾棉....比較乾脆.....


可是...最近我先把濾棉細心"刮痧法"把濾棉外側部份骯髒部分刮除.......這當然是失敗的作法....因為怎麼刮都只能刮除最外薄薄一層........灰塵進入可不只表層...可能還進到濾棉的較裡面(多少就不知了)...而且花現我刮兩三次之後油都被刮掉了...表面愈來愈乾燥....後來用衛生紙擦拭......更是把油都吸走...表層變得愈來愈乾燥(因為灰塵被油凝結成黑色污泥狀..刮掉污泥也就是把油也刮掉...)...但是乾乾淨淨....接下來反而擔心沒有油就不能吸付灰塵了!!....真糟糕.....


黃天不負苦心人.........


前日無意中翻開裡面..........這才花現內側那一面是相當乾淨的..........可說一塵不染........那我就想既然都刮了幾次.......乾了就乾了....上點油不就結了?!....


這才無意花明這個濕式濾心可以將就用乾洗延長壽命.........花費是0元......主要是工錢(重要的是施工容易...除了髒了點之外沒有什麼技術可言...有空就行搞惦..)...


 


下圖......沒樹幹刮了幾次竟然沒油就乾淨了(不用煤油).....注意手法要輕且要細心刷...(初回一定又油又髒.....剛刮除狀態請參考我另文的照片...)...說實在的...原本並不是特別髒才建議這麼做....



下圖...這一面是乾乾淨淨...不需要刷(拍照無意照到刷子..請別誤會)...保持乾淨就行......


 


上油也是相當容易....中文和日文手冊都有機油量的數據.......我是用換機油後空瓶倒置積存的剩油來塗抹.....一瓶的剩油還相當可觀哩...大蓋還擠得出半個瓶蓋的量!....


標準オイル塗布量:16 ~ 20g(参考)


下圖是塗與未塗的差異....(不知道我用的機油是不是不合或是稍黏了點?...因為這塊棉不會吸這油...塗抹時要像吐司塗奶油費點工夫...在我看來油會持續附著在海棉上...應該不會滴垂下來..所以還算好...我反而擔心空氣會不會被阻礙?!..).......



ps


這個方法了不起只是開源節流的節省之下的想法.........你們大人不要學....我們孩子是有練過的...


我想撐到過年完滿週年慶時換新....這塊再拿來真正用煤油洗過再用........


ps2


下圖是...第一次拔空氣心檢查(忘了里程待查)...清潔以前照的...



/


 


來令片方面......我要看情形(可說要看心情..)......


目前我家附近的黑心精品店有賣雞排(相當顯目的黃色)...........要價350NT(工錢另收100...)......老闆說雞排比較利...另一塊杜邦的同價.....比雞排耐高溫...至於副廠的要價150......原廠280.....是有價格優勢....但是副廠品我最好別碰...不是說副廠不好...而是為了保險心安啟見.........(話說回來....雞排恐怕也好不到哪去.....)............


網拍我絕對放棄......因為我只會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.....哈哈哈.......


我想評估也沒什麼用...您用和我用絕對不同...因為駕車習慣使用條件不同......


試過就知.......




 


/


 


輪胎方面.......目前相中IRC "MB520"...這條胎我叫她"賓士我愛您"....哈哈....


號稱Urban Master(市街王).....這條日本胎是本田Spacy/Lead(Spacy名流大家熟悉...Lead前身就是三陽曾在九零年代生產的"領導")的原配............


號稱耐磨...........我想這就是我要的........


前輪90-90/10要價1400......


後輪100-90/10要價1500.......


 


是比較貴........可是廣告說可用胎紋溝的實用部份提高20%....溝比別人深...更強的是胎溝下的胎厚多25%....也就是磨到光頭以後..還有強化層可供無情穿刺.......


從胎溝胎紋佔比26%來看...溝深紋少....雨天排水肯定不錯...


*注:凹的溝..凸的是紋...基本常識...網路上有個傢伙自以為是翻譯該廣告文...卻把Tread(胎紋)錯譯成"紅色(Red)"!!??.......啼笑皆非...


網路上還有那些可笑的評語.......我不想批評...........


雨天乖乖騎不就結了?........


說它雨天會滑的一定是搞不清楚狀況.......我要問...雨天哪一條胎不會滑的?.....您只能說它排水好不好而已.....像我常常磨到變光頭胎.....我雨天騎就會放慢腳步...也從來不會"滑"....比你們騎都穩"重"多了....understand?!..


因為這條MB520就是一般市街使用的胎..也不算什麼"高速胎"...絕不能用一千元的全熱溶或半熱溶胎來比........小朋友鑣車當然要求抓地力.......


胎的用途述求不同絕對不可一起評比........




20101211補.......話說.......也可能北上到中和一家網路賣店換米芝連S1或SM100試試......如果要試輪胎的話......這條胎我家附近方圓50km之內都找不到米牌胎!......所以可能找機會長途旅行順便做個換胎之旅........總之我想解決較難搞定的先.....


我在騎ET8時就想試SM100.......它的胎紋比較中規中矩.....S1的感覺胎紋較少....我覺得還不算跑胎...City Grip可能好些?.....但市網路上常見到S1跟ML-50甚至BT-39比抓地...可能比較不恰當...不能用價格來做條件...米胎本來就知名度高會比較貴.....我想SM100或S1都比較偏向街胎而非跑胎?......


不過......不過......如果以日本市場的Dunlop D306要比米胎S1要貴一倍來說....我想說不定我會跑比較近的店去換D306?.........TT92GP的胎紋極細且少....號稱跑胎(半熱融)...我如果懶散一點不想跑遠路...就有可能前後都換這??!!...


*三葉進站原配有採用登路普D305?.....Dunlop原本是英國品牌...但是現在的Dunlop似乎已多國經營..在日本的Dunlop現由住友橡膠制造販賣...據網路讀到傳息...在台灣由"發瘋"(華豐)代工部份速客達用街胎(TT92較高等胎應該還是泰國代工?...而且是泰華HFR....所謂台商泰國華豐廠哩?!...)?...也所以華豐新世代胎代號為Duro...就是比Dunlop少了幾個字母!!..阿哈...


 


http://www.irc-tire.com/mcj/tires/mb520.html


 


 


http://minkara.carview.co.jp/image.aspx?src=http%3a%2f%2fcarview-img02.bmcdn.jp%2fminkara%2fnote%2f000%2f001%2f281%2f591%2f1281591%2fp1.jpg


http://www.zesta.jp/v125/addressv125g.htm#13


請看看日本原廠部品SGP(Suzuki Genuine Parts)的產品包裝.........您自己比較...不要說我自家人關起門來罵自家人...如果這還不能喚醒您的良知...那我不想跟你做自己人...


當然..現在日本方面也開始節約成本..應該已經改成跟台灣一樣的包裝了....我只是要提醒各位...不一樣就是不一樣(請台灣先進國的人注意....別人是享受過榮華富貴...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所以才開始省成本...可不是一開始就用這麼陽春的..)...不管成本考慮後改革的變化....台灣再怎麼自稱是"先進"國...都還算追著跑的開花國而已.......


 


下圖是V100時代的純正日本製造TOYO代工產品...現在應該都採用台灣製的了.......



 


/


 


前述煞車把手撞彎原來有一個方法可以復原....


有個傢伙用瓦斯噴鎗一面加熱一面用沒花板手給坳回來.......


http://minkara.carview.co.jp/userid/353958/car/271444/1311597/note.aspx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toma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